落枕、閃腰、鼻衄、扁桃體發炎,一穴搞定!

一些常見病可以通過(guo)按摩某一個特定(ding)的穴位來治(zhi)療,效果顯著、屢試不(bu)爽。

一、落枕:

龍馬治療儀

 

落枕多因夜(ye)間(jian)睡覺(jue)時(shi)姿(zi)勢不當或頸部(bu)受風寒(han)所引(yin)起。患者經(jing)常是頭一(yi)天(tian)晚(wan)上睡覺(jue)時(shi)脖(bo)子還好(hao)好(hao)的,但一覺醒來,便發現脖子酸痛,不能轉動,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,使人十分痛苦。

這(zhe)時,只要(yao)你按(an)摩特定的“落枕穴”,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。

“落枕穴”位于(yu)人體的手背上,中指和食(shi)指相對的掌骨(gu)(gu)之間,兩(liang)指骨(gu)(gu)盡頭起,向外一拇指寬處。

按壓時(shi),用(yong)食指(zhi)或中指(zhi)的指(zhi)腹側面(mian),用(yong)較大力氣(qi)來回(hui)按壓。雙手皆要按壓。

 

二、閃腰

龍馬治療器

 

閃腰(yao)在(zai)醫學上稱為急性腰(yao)扭傷,是一種常見病(bing),多由姿勢不正、用力過(guo)猛、超限活(huo)動(dong)及外力碰撞等造(zao)成軟(ruan)組織受(shou)損所(suo)致(zhi)。閃腰(yao)時(shi)可(ke)按摩“上仙穴”,非常顯效。

“上(shang)仙穴(xue)”位于第五腰椎正(zheng)下方凹處。人體(ti)雙側肋弓(gong)下緣連線與脊(ji)柱的(de)交點對(dui)應的(de)是第二腰椎,只要(yao)向下再(zai)數三個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。

按壓(ya)(ya)時,用(yong)一(yi)指(zhi)腹尖端壓(ya)(ya)住穴(xue)位,逐漸用(yong)力,旋轉按壓(ya)(ya)。

此穴對慢性腰部疼痛也非(fei)常(chang)有效。

三、鼻衄

鼻衄俗稱流(liu)鼻血(xue),在天氣干燥時常有發生。發生鼻衄時除了低頭、用冷毛巾濕敷頭部等(deng)外,還可以按(an)壓“止血點”來加快止血。

“止血點”位(wei)于面部(bu)正(zheng)中線(xian)與發際交(jiao)界處上一拇指寬處。按壓(ya)時,用一指腹尖端(duan)壓(ya)住穴(xue)位(wei),逐漸(jian)用力,旋轉按壓(ya)。

以上(shang)各法只適用于家庭(ting)日常應(ying)用,請讀者酌情使用,并(bing)盡(jin)快到正規醫(yi)院(yuan)就診(zhen)。

四、扁(bian)桃體發(fa)炎(yan)

龍馬治療器

 

近日上火(huo),咽喉(hou)處不適,扁(bian)桃體發(fa)炎(yan)。試了(le)幾個法子都不太見效(xiao),昨個兒按揉胃經上的解(jie)溪(xi)穴,效(xiao)果真(zhen)是立(li)竿見影,咽喉(hou)處立(li)馬(ma)有些清(qing)涼,腫塊(kuai)消失。

以(yi)下是解溪(xi)穴的介紹:

位置:在足背與小腿交界(jie)處(chu)的橫紋中央凹(ao)陷(xian)處(chu),當拇長伸肌(ji)腱(jian)(jian)與趾長伸肌(ji)腱(jian)(jian)之(zhi)間。

解詞釋義:“溪”是溪流之意,人體的(de)溪流就是血液(ye)。“解溪”就是把腿上(shang)的(de)血解運(yun)到腳上(shang)去(qu),打開一個通道。

解溪穴(xue)不僅可(ke)以放(fang)松身心,改善腦部(bu)供血不足。還可(ke)去(qu)胃熱(re)、消(xiao)腫脹。

龍馬熨灸器提醒您以上穴位治療法(fa)只適用(yong)于(yu)家(jia)庭日常(chang)應用(yong),請讀者酌情(qing)使用(yong),并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。

免(mian)責聲明(ming):本文有(you)部(bu)分內容、圖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(you),如(ru)有(you)侵權,請及時聯系,聯(lian)系電話(hua):0531—86083450,我們(men)將予以刪除(chu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