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(bu)血養肝的血海穴
血海(hai)穴位于大(da)腿(tui)內(nei)側,請坐在椅子上,將腿(tui)繃直,在膝蓋(gai)內(nei)側會出現一(yi)個凹(ao)(ao)陷下去的地方,在凹(ao)(ao)陷的上方則有一(yi)塊(kuai)隆起的肌(ji)肉(rou),順著這塊(kuai)肌(ji)肉(rou)摸(mo)上去,頂端(duan)即是血海(hai)穴。
古代(dai),人們不(bu)經意間發(fa)現(xian)刺破這個地方(fang)就可以(yi)祛除人體內的淤血,因此用(yong)它(ta)來(lai)治療(liao)體內淤血的病癥。它(ta)不(bu)僅能祛淤血,還能促生新血,因此才(cai)給它(ta)起名叫“血海”。
每(mei)天上午的9~11點,如果你可以拿出點時間來,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。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(qi)(qi)運行最旺盛的時候,人體的陽氣(qi)(qi)也正處于上(shang)升(sheng)趨勢,所以(yi)直接進(jin)行按揉(rou)就好(hao)了。每一側3分鐘,要掌握好力道,不易大力,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。
舒服腰背(bei)的(de)委(wei)中穴
屈(qu)腿時,膝關節后側也就是窩的(de)位置出現橫(heng)紋,而橫(heng)紋的(de)中點處(chu)即是委中穴。在(zai)針灸(jiu)的(de)“四總穴歌”里提到“腰背委中求”,可見,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癥的要穴。
對于委中應采取點按(an)的(de)方法,一點一放,同時與腿部(bu)的(de)屈伸相(xiang)配合。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,還能(neng)有(you)(you)效解除腿部(bu)的(de)酸(suan)麻和疼痛,對一些下肢疾病都(dou)有(you)(you)很好的(de)保健護理(li)作用。
增強胃動(dong)力善待天樞穴
天(tian)樞(shu)穴(xue)是(shi)胃經(jing)上(shang)的一大要穴。位(wei)于肚臍旁(pang)2寸處,與肚臍同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,左右各有一穴。
天樞穴是大腸的“募穴”。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。因為與臟腑是“近鄰”,所以內外的病邪侵犯,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,起著臟腑疾病“信號燈”的作用。從位置上看,天樞穴正好對應著腸道,因此對此穴的按揉,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,增強胃動力。
在具體(ti)按揉(rou)時,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(rou)的方法,力(li)度稍大,以產生酸(suan)脹感為佳。
散熱(re)去痛的尺澤(ze)穴
手(shou)心朝上,尺澤穴(xue)位于肘(zhou)內側橫(heng)紋(wen)上偏(pian)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。這個穴(xue)位的主要作(zuo)用是(shi)瀉熱。
因此對于肺(fei)經熱引起(qi)的咳(ke)嗽氣喘、胸部脹痛(tong)等病(bing)癥(zheng)是有效的。
此外,因為尺(chi)澤穴(xue)接近肱二頭肌(ji)的(de)肌(ji)腱(jian),而(er)肱二頭肌(ji)作用是屈肘,因此此穴(xue)也(ye)能夠(gou)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(de)痙(jing)攣。
保(bao)健心臟的內關穴
伸開手臂,掌心向上。然后握拳并抬起(qi)手腕(wan),可以看(kan)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,心包(bao)經上的(de)(de)內關(guan)穴(xue)(xue)就(jiu)在離手腕第一橫(heng)紋上兩寸的(de)(de)兩條(tiao)筋(jin)之(zhi)間。內關(guan)穴(xue)(xue)有(you)寧心安神、理氣(qi)止(zhi)痛(tong)等(deng)作用,因此經常成為(wei)中醫(yi)醫(yi)治(zhi)心臟系(xi)統疾病(bing)以及胃腸不適等(deng)病(bing)癥(zheng)的(de)(de)首選大穴(xue)(xue)。
因(yin)為內關穴十分好找(zhao),所以(yi)可(ke)以(yi)作(zuo)為日常按揉(rou)的穴位,無論是走路還(huan)是閉(bi)目養神,都可(ke)以(yi)操作(zuo),對于調節(jie)心律(lv)失常有良好作(zuo)用。需要注意(yi)的是,按揉(rou)此穴不必太大力氣,稍微有酸脹感即可(ke)。
補肺益腎(shen)的列(lie)缺穴
兩手虎口交(jiao)叉相握,這時左手食(shi)指是在右腕的背(bei)部,而食(shi)指尖下(xia)就是列(lie)缺穴。此穴位于三經(jing)交(jiao)會處,因此不僅對(dui)于肺經(jing),還對(dui)大腸經和任脈的經(jing)氣都具有(you)調節(jie)作用。
很多時候,我們會因(yin)為偶感風寒而(er)引(yin)起(qi)難以(yi)名狀(zhuang)的頭痛,這時就可以(yi)通過按揉(rou)列(lie)缺穴來(lai)疏衛解(jie)表,還可以(yi)結合熱毛巾敷額頭的方(fang)式一(yi)起(qi)進行。
列缺穴補(bu)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(yuan)于其與任脈連接,任脈本(ben)身就是“陰脈之海”,可以補肺腎之陰虛。因此,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,對于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、耳鳴、眼睛干澀等癥有很好的調節作用。
防止失眠的神門穴(xue)
神(shen)門穴位于(yu)手腕內(nei)側(掌心一側),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,是針灸經常取用的穴位之一。對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因此,只要想起來,我們都(dou)可以用手指(zhi)按揉此穴,力量不(bu)需要太大,也不(bu)必(bi)追求酸脹感。
龍(long)馬熨灸器提醒大家實時了解身體(ti)情況,健(jian)康生活!
免責聲明:本文有(you)部分內容、圖片(pian)來源(yuan)于(yu)網絡,版(ban)權歸原作者所(suo)有(you),如有(you)侵權,請及時聯系,聯系電(dian)話:0531—86083450,我們將予以刪除!